登录 注册
杨耀宁,1958年11月生于江苏南京。1996年入江苏省国画院任专职画家。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政协委员。曾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江苏省国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山水画研究所所长。作品参加首届全国画院双年展,第三届、第四届全国画院双年展,应意大利邀请参加中国现代水墨画展,《莽原》获江苏省美术作品展金奖,《纵横四海》获江苏省美术作品展银奖,《浪莽林野》获江苏省中国画展银奖,《气清更觉山川近》获傅抱石双年展奖。出版个人作品集两部。1992年在香港举办个人作品展。1994年在新加坡举办个人作 ......
杨耀宁的头像
查看详细
栏目:艺海拾贝时间:2024-12-13 11:30
杨耀宁先生给人的感觉总是很年轻。问他健身秘诀,他憨憨一笑:画画就是运动啊!每天画画,每天健身! 也有很多同行追问:你的画到底是怎么画出来的?色彩感如此强烈,“具有穿透力的色彩如同布满人体的血管一样,潜移默化地流动并渗透在造型的每个角落,成为造型脉络的一部分”(周京新语);画面上有西画的层次感、空间感、堆积感,同时又表现出纯粹的中国...
查看详细
栏目:艺海拾贝时间:2016-03-07 12:00
杨耀宁 虽然近世的中国画受到过西方绘画思潮的几经冲刷,但大多数山水画家们仍然坚信:山水本体价值的丧失意味着无意义的“创新”,但传统山水在时代巨变下的尴尬处境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桃花源的梦里家山与田园牧歌式的寄情山水,此种文人理想几近变为程式化的符号,与艺术情感的疏离、艺术表现的僵化几乎让山水画背负了保守、落伍、过时的代名词。但...
查看详细
栏目:艺海拾贝时间:2016-03-07 12:00
杨耀宁 山水画自古以来绵亘不绝,强调流传有绪、承前启后。这就意味着山水画在特定的沿革中会把一个时代的价值认同和形态认同作为典范固定下来流传后世,比起花鸟、人物画,山水画更强调程式的规范与传承,更重视在“旧法”中博采“新知”,进而形成与发展出新的风格。这种创立新法而不失本体的传统实践方式即我们常讲的“传承中发展”。但此种方式的...
查看详细
栏目:艺海拾贝时间:2016-03-07 12:00
杨耀宁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在钢筋水泥的林里生活的都市人,其物质上的极大丰富和精神上的相对贫乏人们变得焦躁、不安而易于激动。人们企盼用文化来消弥心底的忧;呼唤着在艺术“世外桃园”里平复困扰。在狭窄的时空里心驰神往,在遐想中与艺术会意神通。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最高人文理想和?...